問題:大門直對後門,視線一眼望穿,住戶總覺得被「看光光」,缺乏隱私與安全感。
解決方案:設置具穿透感的屏風與高櫃,重新定義玄關區,同時調整客廳動線並加入收納牆面。
改造效果:氣場不再直衝,進門第一眼從「看穿整個家」變成「精緻玄關+客廳端景」,整體氛圍更有精品感與秩序感。
一、什麼是穿堂煞?為何風水上認為穿堂煞不好?
「穿堂煞」指的是大門、後門或窗戶成一直線相對,導致氣流快速穿透室內。從風水角度來說,這樣的格局會讓「氣」無法停留,被認為不利財運、家運與居住者健康,因為能量場難以穩定。
但如果用室內設計的語言來解讀,其實是:
- 動線過於直線化,缺乏轉折與過渡,空間少了「進場」的節奏。
- 視線一眼望穿,讓居住者缺少隱私感與安全感,心理上較難放鬆。
- 空間機能分區模糊,生活秩序感不明確,容易覺得「家很亂」。
這些問題,其實正是室內設計可以介入、重新調整的範圍,不必只用「封起來」或擺放吉祥物來解決。
穿堂煞常見的住宅類型
- 透天厝/別墅:大門直對後門或後院,氣流容易快速穿出室外。
- 公寓/大樓:大門一打開就直接看到對向窗戶或陽台,氣場不易聚焦。
- 樓中樓:樓梯口直接對大門,形成「一進門就往上衝」的視覺與動線感受。
二、穿堂煞=氣流直衝?更精確地說,是空間缺乏「設計節奏」
風水上說的「氣不聚」,如果換成設計語言,其實是以下三個面向出了問題:
- 動線過直:從門口到窗戶、後門像走廊一樣直線到底,空間缺乏轉折,生活動作被拉成一條線。
- 視線太穿透:一開門就看光光,住在裡面的人容易有被「看穿」的感覺,心理無法完全放鬆。
- 機能分區模糊:玄關、客廳、餐廳界線不清楚,空間缺少主從關係,生活秩序感自然混亂。
因此,一步設計在處理穿堂煞時,重點不是迷信,而是透過設計重建空間節奏,讓「氣可以停留」、「人可以安心」。
三、一步設計怎麼看待「穿堂煞」問題?不是封起來,而是「設計節奏再配置」
與其說我們在幫你「化煞」,不如說:一步設計是在幫你重新安排動線節奏與生活場景的層次,讓家有「進—轉—聚—散」的流動感。以下是一步在實務中常用的 4 大空間設計策略:
1. 玄關設計重點,不只是收納,更是空間過渡
很多穿堂煞問題,根本是因為「玄關被省略了」。一步會把玄關當作從外界進入家中前的緩衝區:
- 設計語言:利用高櫃、格柵、鏡面與材質轉換,製造視覺上的「半阻斷」,但不造成壓迫感。
- 實際效果:一進門先有轉折,氣流不再直衝室內深處,居住者也有心理緩衝,空間更顯沈穩、有序。
2. 引導而非阻斷的家具配置
不是把中間「堵起來」,而是巧妙用家具幫助空間「轉個彎」:
- 利用沙發背牆、電視牆或中島餐桌,作為動線與視覺的「轉向裝置」。
- 讓氣流繞向客廳中心或餐廳位置,形成明確的活動核心,生活場域更聚焦。
3. 利用天花板與地坪設計創造「節奏差」
即使平面格局無法大改,也能透過「垂直面」調整空間節奏:
- 玄關區可局部降板、使用不同材質地坪,搭配特殊照明,營造「先收、再展開」的空間感。
- 透過「進(玄關)—轉(過渡區)—聚(客廳/餐廳)—散(通往房間)」的節奏設計,讓氣自然停留在核心空間。
4. 落地窗處不封閉,但重新安排生活功能
很多屋主一聽到穿堂煞,就直覺想把窗遮起來,但這往往犧牲了採光與通風。一部設計更常做的是:
- 將靠窗位置規劃成閱讀角、冥想區或植栽區,讓空間有「停留的終點」。
- 讓原本只是「風穿過去的窗」,變成真正的生活重心,從「穿堂」轉為「留堂」。
四、案例分享:從穿堂煞到設計亮點,改變的不只是風水,而是家的秩序感
問題:大門一開就看到對側窗戶,動線完全是直線,空間缺乏轉折與過渡,家裡總覺得「冷冷的」。
解決方案:利用矮櫃隔屏創造玄關轉折,並搭配天花板造型與光帶,引導視覺與動線往沙發主牆集中。
改造效果:進門動線變得流暢且有節奏感,客廳成為真正的「聚焦場域」,風水問題被轉換為「好看的設計亮點」。
當風水成為生活設計的提醒,而不只是禁忌
穿堂煞不是設計的死角,而是重新思考動線與生活節奏的起點。懂風水的不是符咒,而是懂得讓空間停下來、讓人安心住下去的設計細節。
一步設計團隊擅長從風水提醒中,提煉出空間規劃的重點,用「轉化」而非「遮蔽」的方式,為你打造一個會呼吸、會保護你的家。
歡迎與我們聯繫。
「我不是在設計一個空間,我在設計你未來的生活故事。」

